1990年,杨虎城儿子看望毛主席亲家翁,他们悲痛地大殓杨虎城遗体
1990年深秋,301医院那间病房里,两个老人攥着的手一直没松开。杨拯民看着病床上瘦得脱了形的孔从洲,突然明白父亲杨虎城临终前那句"从洲在,我放心"是什么意思——原来有些承诺,是要用三代人的命去还的。
1990年深秋,301医院那间病房里,两个老人攥着的手一直没松开。杨拯民看着病床上瘦得脱了形的孔从洲,突然明白父亲杨虎城临终前那句"从洲在,我放心"是什么意思——原来有些承诺,是要用三代人的命去还的。
1949年10月2日清晨,北平城还笼在薄雾里,东单附近的一所中学操场上,第一面五星红旗刚刚升起。操场边,几位刚接管城市的解放军军代表站得笔直,其中一人不经意提起一件事:“部队里有位孔旅长,西北来的,枪法好,人也干净利落。”话音不高,却被来看热闹的学生听了去,当
他一回到北京,就考虑李敏的婚期。他衡量来衡量去,觉得他只有在8月28日这天能抽出时 间来,就对李敏说: “你们就在8月28日结婚吧。”
1957年5月的一天傍晚,北京八一学校的篮球场上风不大,暮色却来得很快。高一学生孔令华正陪同学加练投篮,他没想到,一个多月后自己将被选为学校代表,前往西郊听老一辈革命家作报告。那一年,他十八岁,身板并不魁梧,可校内所有教官都说这孩子“有股子倔劲儿”。
1959年8月29日,孔从洲来到中南海毛主席住处作客。这一次,他的身份不是沈阳高级炮兵学校校长、人民解放军中将,而是作为毛主席的亲家,来给儿子孔令华和儿媳妇李敏筹办婚事的。
1990年5月10日,凌晨两点,北京301医院灯火未眠。走廊里传出轻轻的脚步声,值班护士低声对同伴说了一句:“中央军委的车到了。”几分钟后,一纸加急电报从总政送到医院行政办公室:孔从洲逝世,悼念及丧葬事宜,按高于大军区正职规格办理。这是当晚最硬的一道命令,字数
2009年七月的台北,一场两岸文化创意论坛刚刚散场,灯光尚未完全熄灭,孔东梅在人群簇拥中伸出手,蒋孝严微微躬身,用力握住。这几秒钟,闪光灯连成一片,空气里只有快门声。没人高呼口号,没人谈论烽火,握手本身已足够说明一切。
如果你读历史人物故事,可能会发现,他们的经历总是带点曲折,有时甚至很“家长里短”,并不像新闻报道那样一板一眼。比如孔从洲这个人,他不是那种万人敬仰的大英雄,但提到他,身边的人却都说“孔从洲,我知道,是个好人”。这评价不高不低,却满是温情。那天孔从洲身体实在撑不